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工程学院三名教师先后参与人工智能信息化教学、数据可视化、混合式教学组织三类专项培训,9月24日下午教师们以分享会形式,将培训所得与教学实践深度结合,为各学科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
人工智能+机器人:解锁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新玩法
韩婷婷老师在2025年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人工智能信息化教学培训中,聚焦“AI赋能教育”核心,深入学习机器人技术与AI教学工具应用。培训期间,韩婷婷老师不仅系统了解“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Cruzr克鲁泽服务型机器人等多元机器人“家族”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更结合所授“美术基础”“构成基础”课程,提出创新教学思路。 针对“美术基础”课程中透视练习抽象难懂的问题,她提出以“天工行者”机器人为“活模特”,结合AI生成透视线稿,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正面、侧面、45度角的形态差异,通过“实物观察+AI线稿对比+动手绘制”的流程,让“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具象化;在“构成基础”课程中,以克鲁泽机器人“白色主色调+银灰色装饰线+蓝色交互按钮”的色彩搭配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产品的色彩逻辑,进而开展“复古风”“荧光未来风”等创意配色练习,让色彩与情感表达的教学更具时代感。
数据可视化:从美食数据入手,教你“从0到1”做分析
高雯雯老师在数据可视化培训分享中,以“大白话”讲解+实操演示的形式,带领同事们解锁数据分析技能。分享以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美食数据为案例,拆解“数据采集—数据清洗—仪表盘制作”全流程:数据采集阶段,推荐操作简便的“八爪鱼采集器”替代复杂的Flume工具,快速获取大众点评美食店铺信息;数据清洗环节,借助豆包AI工具,将“招牌菜1、招牌菜2、招牌菜3”的分散数据整合为规范格式;最终使用FineBI工具制作多维度仪表盘,涵盖菜系分布饼图、热门招牌菜词云图、评价TOP20店铺柱状图、人均消费与评价数量散点图等6个组件,通过联动功能实现数据一站式分析,为后续学生消费、教学数据等分析提供可复用的实践模板。
混合式教学:技术工具+企业实践,拓宽教学改革视野
宫小雯老师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混合式教学组织培训中,系统学习科大讯飞、雨课堂、Cherry-Studio等智慧教学工具,掌握“智能体”创建、秘塔AI文档转PPT、数字人微课录制等技能。同时,通过走进中铁哈尔滨局集团职工培训基地、黑龙江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开展企业实践,深入了解动车组操作原理、智能化粮仓管理系统等行业前沿应用。 培训后,教师表示将把数字人技术、智能互动工具融入日常教学,开发混合式教学项目,并将企业实践中接触的真实工程案例、智能化管理系统转化为教学素材,进一步拉近课堂与岗位的距离,助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技术能力。
此次系列培训分享,不仅展现了我院教师主动拥抱教育技术变革的积极态度,更搭建了跨学科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鼓励教师参与各类专项培训,推动更多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落地,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